[ Leaf Digitalimage website. ]

TOP / 服務內容 / 影像作品 / 技術文件

Page: [070616a] Silkypix 使用心得 - 其之一. (RAW原理解說. 對比曲線調整)

1.我為何要使用RAW檔

其實說來也有些慚愧. ......從D7D 踏入DSLR至今兩年半. 真正開始認真使用RAW檔. 卻是從今年2007五月才開始

主要是因為五月開始以綠色為主題.
會想拍葉子(主要是逆光的翠綠). 起因是因為台北這裡一到四月幾乎沒有放晴過.
五月開始有連續晴天.
所以看到逆光翠綠就覺得很漂亮. 很想拍.
很簡單的動機

拍了幾張. 首先碰到的最大問題是 -> 難以精確重現我想要的綠色
大部分都是黃綠色

除了偏黃. 還是偏黃

主要的問題是白平衡.

A100預設日光白平衡約在5300K
實際拍攝上. 有很多環境因素會干擾. 影響白平衡

例如陰天. 雲遮住日光的陰影. 藍天的反射. 樹蔭下來自地面或其他物品的反射.

現在時節約四點半以後. 太陽逐漸斜射. 色溫也開始偏暖. 一直持續到日落為止. 每一刻都在改變.

因為天空水氣雲層分布不同. 甚至同樣晴天. 同一地點. 同一時間的色溫. 都可以有極大差異.

所有條件. 或單獨. 或集合一並產生.

我昨天(6/21)下午六點左右經過市民大道京站工地. 昨天的陽光全都是黃光
而之前五月中這個時間. 在此地. 天空是藍到不行.

就算自訂色溫再試拍.
時間一過. 太陽西下. 或是雲遮. 條件一改變. 等於白費工夫

結論是 -> 要現場在機身上精確調整白平衡. 幾乎不可能作到. 唯有拍RAW 檔. 從後製著手

從D7D 到現在兩年餘. 為此我才第一次認真開始接觸RAW檔後製編修.
以前總覺得麻煩. 沒必要. 沒時間
但現在已有明確的理由.

看完軟體使用說明. 參考書. 以及網路上一些相關訊息和教學
這才發現.....RAW後製軟體有著很多優勢. 而過去我都未能善加利用.

-

2.RAW檔的優勢

RAW紀錄了CCD原始資訊. 這原始資訊只是每個像素的輝度(明暗度)

眾所週知. 一般CCD/CMOS是RGB三色以mosaic形式混合排列.
(圖片解說摘自SIGMA SD14網站)

snap086

R像素加上該像素紀錄的輝度. 出來就是該輝度的紅色
其他顏色亦同

經過demosaic運算後. 成為一張基本的點陣圖
再經由Gamma轉換. 轉為非線性型態. 才為最終成果.

如果機身直接拍JPG, 那這些過程是由機身內部運算晶片來處理.
如果拍RAW. 那這些過程便交由專屬軟體來處理.

所以. 事實上 -> 沒有任何一張照片是沒有經過後製的

或是精確一點叫做數位暗房. 沒有經過數位暗房處理. RAW就無法成為點陣圖

只是差別在機身裡面自動處理. 或是透過軟體自己動手

-

而在RAW轉檔成點陣圖這個過程中. 透過軟體. 我們可以控制RAW檔"如何轉變成我們想要的照片."

諸如曝光補償/白平衡/銳利度/對比/彩度/去雜訊/Gamma/明暗部調整/....等等 (看軟體提供的功能而定)

因為是在RAW -> 點陣圖的過程中.
直接指定RAW的原始像素資訊. 以何種形式. 轉變成實際像素. 對照片原始資訊的損失可減到最低.
而且RAW在看似過曝或過暗的部位之外, 依然可能還有影像資訊.

所以RAW檔編修. 與一般點陣圖在photoshop裡面編修. 有本質上的不同

而且還可以繞過機身內部的處理晶片. 避開機身某些多餘的處理過程
像LX1 如果拍人. 膚色都會故意抹過 (會自動偵測膚色. 自動處理)
但拍RAW 檔就可以避開這點.

如果機身去雜訊表現不理想. 也可以改透過後製來處理

-

3.拍底片反而比較沒色彩上的問題.

底片. 尤其正片. 只要能在標準日光下拍照. 準確測光並曝光. 色彩基本上就不用擔心.
我在06年拍了四捲fortia SP 都能達到我現在的要求
反而是DSLR到現在才比較能控制我要的顏色.

-

4.為何要使用專用軟體

相信拍過一段時間的朋友. 多半都會使用如下方式來拍攝

與其用DSLR的P/Auto模式拍照. 改用A光圈/S快門先決手動模式.

與其用AF拍照. 某些場合改用MF拍照

與其用矩陣自動測光讓相機決定. 某些場合改用點測光. 來自己決定

使用RAW處理軟體. 跟上面這些動作是一樣的意思

如果你要精確控制曝光補償. 白平衡. 對比/階調/反差. 去雜訊等等的效果
與其交給機身全自動. 你應該試試看自己來

而且專用軟體. 即使什麼也不做. 出來的效果通常還是比機身直出JPG好一些.
裡面也有很多預設值可以自己套用看看.

相對於機身有限的參數設定. 你的自由度便提高很多

有了軟體功能的輔助. 你甚至可以做到以前做不到的效果 (此處所指並非HDR或QTVR一類的影像合成.)

-

5.明暗度是影響最為重大的關鍵變因


不論是黑白. 還是彩色. 實際上明暗度變化的影響都是最大關鍵

物體的質感. 主要也是因為明暗變化的階調所致

一般狀況下. 一張好的照片. 應該精確控制對比. 讓最亮部幾近全白. 最暗部幾近全黑. 而階調/細節盡可能保留

RAW的目的. 是盡可能紀錄多一點資訊
假設它可以紀錄七階
當我決定最終輸出時. 決定主體對比/最亮部/最暗部的時候. 實際上可能僅取其中五階

如果RAW沒有拍好. 資訊不足這五階. 那我的調整便會受到限制.
熟悉以後便會發現. 其實對比低一點. 看起來灰灰濛濛的. 反而後製空間更大

也就是意味者
你要機身直出為目的
或是以數位暗房輸出為目的
兩者的拍攝動機不同. 拍攝方式和結果也完全不同.

-

舉個例子證明光是調整明暗對比就有多少威力

拜六去淡金路五段的花田
當時的天空
其實雲層階調很豐富. 拍的時候就大概知道效果

DSC09780

僅處理curve.

DSC09780SP

我拍天空都使用A100的40區蜂巢矩陣測光
這張的曝光值非常準確. histogram裡最亮部在1/4的位置. 最暗部在3/4的位置
完全不需要動到曝光補償

以白雲最亮部為第一控制點
以藍天最暗部為第二控制點
拉開明暗對比

snap087

跟原圖相比. 不但色彩鮮烈. 階調豐富. 亮部和暗部細節也都更突顯.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機身我已設在風景模式且對比+1. 但是機身自動的效果再如何. 也不可能如此強烈
其實在眼前是個有可能拍成大景的機會
但是受限於機身有限的對比曲線功能設定.
如果讓機身自己自動決定這些效果. 就少了一張好照片的機會

-


再來一張效果較明顯的範例
首先. Silkypix開啟檔案

snap072

先修正白平衡到5100K

snap073

其實這邊跳過了曝光補償的動作. 因為最亮部幾乎剛好抵達曲線的頂端. 便不需要調整.

再來用curve控制對比
注意游標位置點在畫面最高亮度的地方. 看是對應曲線哪一點

snap074

於curve 該點做一定位點. 稍微提升一點點明度
(畫面zoom到50%以注視細節是否因過亮損失)

snap075

再來
游標放在主體的雲層暗部. 看看對應曲線的哪一點

snap076

於curve該點做一定位點. 降低暗部的明度
這樣便可拉開主體的對比
效果就很明顯了

snap077

再來. 游標點背景的那棟台電大樓.
它的明度比雲層暗部還更暗

snap078

再做第三個定位點. 把台電大樓和眾多地上建築物的明度降低

snap079

此時我覺得色溫還是有點偏暖
所以再修正白平衡到4900K

snap080

銳化

snap081

本來這樣準備要結束了
但是我希望主體的太陽光束....可以再更突顯些
游標放在光束上. 看對應curve哪一點
約是中間調偏亮些

snap083

再做第四個定位點. 稍微提高其明度
與暗部的雲層拉開對比

snap084

存檔

snap085

:D
機身直出JPG原圖

DSC09557

經silkypix處理過

DSC09557SP2

這樣我亮部和暗部細節都保留. 主體本身對比也夠強烈
主體與背景的差異也拉開
差異有沒有很大呢? :D :D :D

-


只要概念通了. 一法通萬法通
再來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
原圖. 機身直出JPG

DSC09544

經Silkypix調整白平衡. curve控制明暗部. 銳化

DSC09544SP

silkypix操作時的畫面

這個例子與一般增強對比的方式相反
為了突顯水中倒影的細節. 我在暗部放第一定位點. 然後將水池內暗部的明度拉高
為了降低遠方背景大亞和新光大樓的燈光. 我在亮部放第二定位點
然後將其亮度減低
一般為了突顯色彩和階調. 都是亮部加亮. 暗部降暗. 所以都是類S型曲線. 這個例子剛好反過來.

snap029

-

與前一張類似的狀況

不同點是為了突顯水池倒影的細節. 我在暗部和最暗部放了兩個定位點
將暗部明度提高. 細節會浮現
但依然要維持最暗部的明度為近似全黑
僅僅提升暗部明度的話. 也會影響全體畫面的中間調明度
所以第三定位點放在後方台北車站的牆面. 屬於中間調. 利用定位點把它固定起來

snap030

機身直出JPG

DSC09548

Silkypix. 調整白平衡. 調整曲線. 銳化
除了水池倒影的細節更明顯以外. "台北車站"四個燈光字樣也比原先更明顯

DSC09548SP


對我而言.

後製=數位暗房的目的. 並不是為了 "救回一張被拍爛掉的照片"

而是可以對自己作品的最終輸出效果. 做更精密的控制

更加突顯自己要表現的主題
更好的對比
更好的細節呈現
而且. 軟體可以獲得更大的表現自由度.
藉由專業軟體. 我可以做到過去做不到/或未曾想過的效果.

-

接下來, 同樣的對比控制概念, 我們換到另外一款著名的RAW處理軟體 - Adobe Lightroom. 一樣也通用

[070616b] Lightroom 使用心得 - 其之一. (對比曲線調整)

-


2008 copyright by 文包. 本網頁所使用之文字與圖片皆屬原作者所有. 請勿任意轉載.